今天是我們演出的劇院面臨安檢的日子,
大約下午兩點左右,會有安檢人員來檢查這個劇院是否安全,
給予通過的認證才能夠在再次藝術節中做演出,
所有的演出團隊早上八點在劇院門口集合,
我們都呈現疲累狀態,因為幾個小時前才結束那個耗盡體力的掛海報運動。
等到卡車一到,五個團體分別到二樓把自己的道具都搬上卡車,
因為這裡安檢人員會檢查有防火認證的東西才能放在劇院,
而我們的道具以及所有工具都是沒有防火證明的,所以必須偷偷先搬走。
等到搬運結束後,大約十點,也因大家都沒有休息到幾個小時,
所以放大家回去休息,下午五點在集合。
我們開心的回家休息
下午五點後回到劇場,當地的人要帶我們導覽劇場,
在十五世紀時期,這整個城市隸屬於教皇宮的,
而我們現在演出的劇院在當時其實分為兩個用途,
一半是用來製作絲綢的,法國人使用從中國引進的機器生產絲綢。
(可以看到機器上還有中國人的圖像)
另一半是類似當今的當舖,但不是像當今我們認知的地下錢莊,
而時當時有很多快要生活不下去的人們,可以拿自己的東西來換錢,
這個機制幫助了很多人們,這個機構也是賠錢的,很多善心人士給予金錢補助這裡,
讓這個機構可以幫助他人下去,一直到1985年的時候才改建成劇場,
如今這棟大建築物一半是我們演出看到的劇場,另一半已經成為文獻的擺放處。
那個文獻管有所有法國人的出生詳細資料,而多數資料已經數位化到網路上,
我們甚至可以上網查到誰誰誰的詳細資料(私人機密除外),
他們說他們計算過亞維農城的歷史文獻資料紙本一字排開大約有五公里這麼長。
以下是那些歷史文本的擺放處
以下我意外的捕捉到當年的歷史照片,與如今的照片比對,
時間的帶來了不可思議的感觸。
導覽結束後,他們請了我們台灣的五個團體在院子裡吃點心,
之後貨車回到劇院,我們又再次將那些道具搬回劇院。